中山“水改”:全链条治水管水,重塑生态新空间

录入时间:2024-10-24 来源:南方+

  金秋午后,中山市东区街道白石涌上波光粼粼,成群的白鹭落在两岸的树冠上,点缀出一湾更清更绿的河水;数辆旅游大巴驶入板芙里溪村月角涌畔,夜间露营、围炉煮茶的人络绎不绝。“水清了,亲子露营带火了村里的文旅产业。”里溪村村民蔡芝盈感触……

  自中山打响水污染治理攻坚战以来,上百条河涌悄然发生改变——全市新建管网5596公里、扩建污水处理厂17座,污水处理能力提升到221.5万吨/日,全市黑臭河涌大幅减少。

  近年来,得益于系统集成式改革,中山水环境系统提升卓有成效。不久前召开的中山市委十五届八次全会提出,进一步深化“四改”(即“工改”“田改”“水改”“城改”),纵深推进“水改”,持续巩固提升水污染治理成效。


图片

白石涌东区街道段,环卫工人在清理河面上的漂浮物。


  水环境,是一座城市的门面,更代表着城市的“精气神”;“水改”,考验的是中山对内改革打破“瓶瓶罐罐”的勇气。围绕纵深推进“水改”,中山正在深入开展一场全流域、全系统、全民性的治水实践,以创新改革,一体化推进治水、治产、治城,为珠三角工业城市探索发展新路,重塑生态新空间。

  一体推动“六污同治”

  “桃树倒映在明净的水面……”

  在中山南朗街道大溪河畔的口袋公园里,歌声阵阵。闲来无事,孟大爷常常约上三五知己在此高歌一曲。三年前还是一片“脏乱臭”的大溪河,如今已经华丽“转身”,河畔的公园成为亲子露营胜地。

  大溪河实现水质大幅改善,离不开中山探索“六污同治”等系统性改革举措。据统计,在大溪河流域居住着上万名居民,每天产生近1800立方米污水。而这些污水来自流域范围内的32家工业企业及多个社区村落,涵盖了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城市面源污染等多种类型。

  在中山,类似大溪河的河涌有上千条。要实现这些河道的正本清源,中山就必须深入摸排城镇、农村、小区、厂企、城市面源、农业面源等六大污染源,真正建立健全全市全链条的治水管水机制,实现“六污同治”。


图片

整治后的后山新开涌成为周边居民休闲的好去处。


  “六污同治”工程版图就像毛细血管的分布图,更像一场发生在水岸上的集成式改革。中山通过调动全市上下力量,统筹谋划、深入推动城镇建设、工业革命、农村治理、农业发展等经济社会发展领域,实现突破性的改革,并且推动各领域涉水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

  当改革具体到一线实践: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不仅仅要建设好进村入户的污水管道,更要让管道顺畅地与城镇主管道良好衔接;治理工业污水也不仅是建设好污水的处理设施,而是要兼顾低效工业厂房改造,以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显然,过去那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割裂式治理方式已经不合时宜。“六污同治”等综合施策、统筹治理、系统集成举措已成为公认的“水改”思路。

  今年10月,在中山市委十五届八次全会上,中山更明确:要建立健全全链条治水管水机制,一体推动“六污同治”。以此项改革为突破口,中山要在年底前高质量完成基本消除城镇建成区黑臭水体、劣V类水体占比降至35%以下的阶段性目标。

   “河长+”打破共治壁垒

  今年以来,石岐街道的网格员冯纪程有了新任务。他不仅要复查流动人口等常规工作,还肩负巡查河涌水质的变化、周边排污等情况。

  不久前,冯纪程发现一家自助洗车场的排水管网未正确接驳进入污水管。于是,冯纪程通过“广东智慧河长”平台及时上报。该洗车场负责人被责令限期整改。如今,洗车场已申办了排污许可证。

  冯纪程的工作,只是全市“河长+治水”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的一个切面。

  为了整合市、镇、村的河湖长、网格员、治水监督员力量,中山创新构建了“河长+治水”网格化管理制度,同时将河湖长制考核纳入对市直部门、镇街领导班子考核。

  聚焦“水改”,中山市委十五届八次全会强调,要持续深化“河长+治水”的市镇治理责任体制建设。

  中山打破市镇部门治水管水机制壁垒,让市、镇、村干部共担责任。而这只是中山打破治水管水机制壁垒的第一步。为打破全市多个涉水部门、单位的数据壁垒、管理壁垒,市委十五届八次全会还提出,要探索“厂、网、河一体化”全要素治水管水机制,深化排水厂网一体化全覆盖运维管养模式。

  走进中山城区的中嘉污水处理厂,一块智能大屏映入眼帘。这是中山多部门、单位联合建立的涉水部门业务信息综合系统——中山市智慧排水平台。未来,这个系统将实现中心城区集管网状态监测、污水处理厂全链条监测、河涌水质自动监测、智能闸站联控、防洪排涝监测、水务工程管理等于一体的功能,为中山织密一张覆盖全流域“治、调、防、救”的智能水网。


图片

中山智慧排水平台的大屏幕,实时显示数据。


  目前,该平台已部分建成投入使用,并为全市水环境的管理带来巨大改变。

  利用手机上的“中山市智慧排水平台”App,排水公司的管网运营部干部伍世松,能按图索骥找到埋在城区地下长度超2600公里的管网路径,并排查管网的渗水点和错混接情况。

  “它就像一个‘智慧大脑’,打通了多个涉水部门的数据壁垒。目前我们还在不断地完善,实现更多的数据收集分析,搭建各类预测模型。未来,它将很大程度作用于‘厂网一体化’的管理。”排水公司的信息技术工程师莫伟宏说。

  在“水改”之下,打破旧有机制的“瓶瓶罐罐”,中山治水信息化的“蓝图”正在加快落地。

  建立清淤常态化长效机制

  10月初,在南朗街道华照村,年近60岁的村民杨姨一边走在面积近10公顷的生态补水湿地散步,一边感慨,“没想到家门口就有湿地公园,以前都是黄泥路,走都走不了,现在天天都去散步。”


图片

南朗街道生态湿地。 


  作为横门污水处理厂的尾水净化湿地,今年逐步建设起来的南朗生态补水湿地,利用湿地植物的生态功能,净化污水处理厂尾水,更有水体库容调蓄功能,帮助南朗更好地防洪排涝。

  “清理出来的底泥检测属于一类土,大部分还能晾晒送往了苗木场循环利用,或用于市政工程绿化、回填开发地。” 南朗街道河长办常务副主任王华煜说。

  这是中山坚持全市清淤行动取得的成效缩影。去冬今春以来,全市已完成清淤总量442万立方米。去冬今春期间,中山完成的清淤完成率居全省前列。


图片

河道清淤现场。


  中山掀起了多年来最大规模水塘、河道清淤行动,不仅保障防洪度汛,更对河涌底泥进行资源化利用,开展生态肥田。

  中山市委十五届八次全会已明确:要科学开展清淤和底泥资源化利用,一体推进清淤、治水、生态修复,打造生态湿地。

  中山要如何持续有效推进清淤,构建“泥、水、草、鱼、田”的一体化良性生态循环系统?

  10月17日,中山面向全市上下发布了“总河长令”,提出常态化开展水塘河道清淤的工作任务。即常态化、分层次推进全市水塘河道清淤轮动开展,抢抓冬春清淤有利时机,将水塘河道清淤与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修复、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相结合,统筹推进、久久为功,持续提升水塘、河涌水体自净能力,改善河流水生态环境,消除河道防洪安全隐患,逐步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

  这封由中山市第一总河长及市总河长发布的“总河长令”,更明确了中山常态化开展水塘河道清淤的方法论。

  分类清淤是第一步。中山要抢抓冬春时节分类实施清淤,尤其要学习浙江清淤先进管理和技术经验,按照轻重缓急以及轮疏要求,制定年度清淤计划。更要科学合理选用河道水塘清淤方式,推动城乡河道水塘、农村小微水体、水塘池塘、农田边沟、城市排洪渠及排水管网、市政公园水体清淤,力争2025年、2026年冬春清淤不低于300万立方米。

  科学清淤是关键。中山提出,要科学规范管理处置利用淤泥,落实淤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置利用。保障淤泥填放用地,规范设置淤泥堆场。在确保符合国家、地方相关规定和标准要求的前提下,中山还要推广淤泥用于肥料利用和土地改良及废弃矿坑修复,指导培育发展淤泥资源化利用产业。

  建立清淤常态化长效机制,“总河长令”明确,要依托基层社会治理体系,逐步建立冬春时节清淤工作机制,确保“有淤常疏”“清水长流”。

  在分类清淤、科学清淤、长效机制下,中山将把清淤和管护工作与美丽宜居村庄创建、打造“美丽庭院”等有机结合,强化农村水塘和小微水体日常管理,主动公开清淤有关信息,以最大限度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主动性。

   打造一批治水示范样板

  “治水”作为一项长期而复杂、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相关服务单位已超百个。仅依靠一两个单位及部门难以完成重任,唯有全市上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层层压实责任,才能确保治水高效推进。

  因此,中山市委十五届八次全会明确提出,治水要推广“四方举牌验收”“五方联合核查”等模式,健全城乡污水治理长效管控机制,完善水生态环境管理、监测和评价制度,构建上下游贯通一体的水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四方举牌验收”“五方联合核查”等模式,在中山治水领域并非新鲜事。

  在中山验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施工过程中,都需要监理、代建、施工、村委代表四方责任主体在场,现场工程验收,确保施工质量。四方中有一方为村民,村民觉得工程质量好,才会同意验收。

  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曾表示,“农污治理效果如何,群众的满意度就是金标准”。在中山市南朗街道翠亨村,村民代表黄友明曾经三次举起手中的验收牌,对农村生活污水支管到户工程的施工进行验收。天天在工地上转悠,让村民也成为“半个专家”。

  如何推广“四方举牌验收”等公众参与模式,也成为中山纵深推进“水改”的关键。

  市委十五届八次全会给出了解题思路:中山要积极构建政府引领、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全民治水”制度体系,打造一批水污染治理综合提升示范样板。


图片

岐江河石岐街道段,鹭鸟在水面上飞翔。


  为确保阳光工程,中山重拳打击工程建设项目乱象,核减工程投资额,确保建成明白工程、放心工程。

  为打造高质量工程,中山坚定不移把质量挺在速度前,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终身追溯机制,联合专业机构做强技术支撑和质量保障工作。

  对中山而言,“水改”是一项全新的挑战。它要求中山要正确处理好水污染治理带来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平衡好政府立场和市场运作的关系,同时考虑好治水工程的建设效率与工程安全等重大关系。

  纵深推进“水改”,中山的挑战与机遇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