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雨季,出门“看海”;渠水黑臭,掩鼻而过——这些曾困扰西区街道沙朗、隆平、隆昌、广丰等社区居民多年的民生痛点,如今正随着“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深入推进,从根源上被逐步破解。近日,一项覆盖四大社区、长达约12公里的排灌渠疏浚整治工程全面启动。此工程不仅是治理水患、助力“百千万工程”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程,更是为街道绘就美丽河湖新画卷、注入源源“水动能”的幸福工程。
直面痛点:
37处“死水段”与8个内涝点的科学诊断
西区街道部分排灌渠建成年代久远,底泥淤积、泵站老化、垃圾堵塞等顽疾深重。渠内淤泥致使过流能力锐减,雨季内涝频发;受污染水体直排,加剧河涌黑臭;老旧泵站效率低下,严重制约农灌养殖。工程启动前,街道治水组借助无人机巡查、水质监测与实地走访等手段,精准锁定了37条(段)“死水段”与8个高风险内涝点,为“百千万工程”中美丽河湖建设整治提供了科学“路线图”。
全链攻坚:
“绿色+智能”赋能美丽河湖建设
科技清淤,“变废为宝”的绿色革命。施工现场,大型机械正清理厚层淤泥,清淤产生的底泥正通过脱水固化与土壤改良技术,被转化为绿化用土,实现了“变废为宝”的绿色循环。这一绿色清淤举措,是“百千万工程”中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为美丽河湖建设增添了绿色底色。
智能泵站,装上“智慧大脑”。街道对片区22座老旧泵站进行全面升级,更换高耗能设备,并引入智能控制系统,实现水位远程监控与排水精准调度,为美丽河湖建设筑牢防洪排涝的“智能安全阀”。
文明施工,民生工程不扰民。工程采取“分段疏浚、错峰作业”,避开农忙与雨季高峰,设置临时便道与警示标识,确保居民出行与农业生产“两不误”。全程“零占地”的施工模式,实现了治理效能与民生保障的最大化。
蓝图绘就:
从“渠畅水净”到“景美人和”的幸福升级
此次整治不仅是水系治理的“攻坚战”,更是“百千万工程”中美丽河湖建设的“升级战”。工程同步规划了渠道沿岸的绿化提升,通过种植耐水植物,打造连续的亲水景观带。在不远的将来,居民将可沿渠漫步,赏碧水清波,真切感受“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的生态福利。
“治水为民,久久为功”,西区街道以此次排灌渠整治的“小切口”,推动城市环境、民生福祉的“大变革”。下一步,街道将持续压实责任、严把质量关,确保工程按期保质完成,全力绘就“水安全有保障、水生态更优美、水经济促发展”的幸福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