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涌“顽疾”如何治?村级河长有良方

录入时间:2018-04-20 来源:板芙镇水利所

组织村民代表召开河长制工作会议

  本站讯(通讯员 梁永乐)4月15日,板芙镇里溪村月角涌4宗使用时间长达20多年、总面积达317平方米的跨河违章建筑被全部依法拆除,消除河道安全隐患,恢复行洪畅通,周边居民纷纷点赞。

  上世纪90年代之前,由于河道管护力量不足,部分居民水法意识淡薄,受眼前利益驱使,不申请、不审批就在河道内搭建违章建筑的行为时有发生。去年10月开始,板芙镇全面推行河长制,构建镇、村两级河长体系。村级河长作为河涌管护的第一责任人,是河长体系中的“神经末梢”,是河长制工作的关键一环。随着该镇河长制工作的深入推进,各村级河长积极履职,主动当起护河“先锋”,其中里溪村党支部书记林国厂便是其中一名村级河长。经历过去年台风“天鸽”和“玛娃”的林国厂,深知保障河道行洪畅通事关河道防洪安全,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丝毫不能马虎。为此,林国厂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不靠不等,事不避难,敢于担当,在汛期来临前积极组织里溪村“两委”干部,通过走访劝导、宣传教育、沟通协商等方式,终于劝服当事人配合清拆工作,恢复河道畅通。

  一是“把脉问诊”。林国厂和工作人员首先进行实地走访调查,了解违章建筑的建设年份、面积、结构、当事人的基本情况等信息,并做好登记和拍照取证。随后与违建当事人进行约谈,了解其对清拆工作的态度。

  二是“开方抓药”。在了解跨河违章建筑的基本情况后,林国厂和村干部一方面联合该镇城管、水利等相关部门多次对当事人进行走访劝导,反复阐明跨河违章建筑对河道行洪安全的危害性和拆除违章建筑的必要性,从大局出发,分析利与弊,耐心细致地做好政策法规宣传和解释工作,传达河长制有关要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尽量赢得当事人的理解。另一方面专门组织村民代表召开河长制工作会议,商讨处置方案,并发动村民对当事人进行劝喻。

  三是“药到病除”。经过多方努力,4宗跨河违章建筑的当事人逐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愿意配合清拆工作,并签订相关承诺书、协议书等。4月13日,里溪村委会立即安排挖掘机、清运车对跨河违章建筑进行拆除、清运,4月15日清拆工作圆满完成。

  林国厂表示,下一阶段将对缺失的护栏和在清拆过程中损坏的河堤进行跟进修复,并对河涌进行彻底清淤。此前由于跨河违章建筑的阻挡,多年来对该河段的清淤工作只能小清小护,违章建筑清拆后,为已列入2018年“群众点菜政府埋单”的该河段清淤工程提供了便利,终于可以来一次彻底的清淤疏浚。

  为全面推行河长制,落实绿色发展理念,该镇把2018年定为“治水年”,以“工程治水、管理治水、全民治水”为抓手,深入推进治水工作,并把涉河违填违建整治列入“管理治水”的重要内容。2018年起,该镇水利部门已先后开展两次针对涉河违填违建的专项整治行动,共整治涉河违填违建案件10宗。下一步,该镇将继续对新增非法侵占河道乱填乱建保持高压态势,发现一宗,处理一宗,对库存涉河违填违建逐步进行整治,从而确保河道行洪排涝畅通,保护水域岸线,修复河道生态环境。

  

清拆中

清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