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水务局
长者专区
长者助手
 当前位置:  首页 > 关爱版 > 工作动态

台风过后,“逢雨易涝”的中山三乡有什么不一样?

信息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3-09-02
分享到:

  9月2日3时30分,今年第9号台风“苏拉”在珠海金湾区登陆,登陆时强度达强台风级别。此前,据中央气象台消息,“苏拉”有可能成为1949年以来登陆珠三角地区的最强台风。

  因此,毗邻珠海且地势低洼的中山三乡镇,再次备受关注。

  连夜降雨后,三乡镇录得降雨量较大,为160毫米。9月2日上午,台风“苏拉”过境后,三乡镇的积水情况相较于往年同等强度的台风天而言,稍有所缓解。

  为什么对比强台风“天鸽”,不少市民感觉“苏拉”表现出的破坏力更小?

  其中,有项工程的作用也功不可没——9月2日上午8时,茅湾涌水位达到高峰期后,中山市三乡镇排涝工程“中心蓄洪湖及泵闸配套工程”首次开闸试用。

  约2个半小时蓄满了40万m³水量,短时间内实现了削峰调峰,缓解了三乡的内涝难题。

  “三乡、坦洲内涝是老大难问题,这其中有四面环山等地势原因,也有排洪条件不足等影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启动了茅湾涌防洪排涝整治工程。”中山市水务局副局长林祯兆介绍,去年底动工建设的中心蓄洪湖工程,目前仅完成了水闸、泵站以及部分建设。这次首次开闸试用,发挥了有效作用。未来建成后,这一工程将更好地帮助三乡、坦洲解决内涝问题。 

图片

  为什么每次“受伤”的总是三乡?

  如果搜索过去几年的强降雨新闻,会发现一个情况:包括三乡在内的中山南部镇街,几乎都是降雨量和水浸情况最为严重的区域。

  2017年,与“苏拉”类似,同样在珠海登陆的强台风“天鸽”,曾导致三乡“蕉林倒伏,一株不剩”,强降雨使得三乡全域出现严重水浸。从地势来看,三乡就像一个“聚宝盆”,四面环山、地势低洼,每逢雨季,降水都会由于地势原因,向三乡汇流。而在汇流之后,由于地势低洼,造成三乡的外江水位比内河涌更高,排水路径十分有限,容易发生水浸。

  从排洪渠道来看,三乡对外排洪的渠道也极为有限。尽管镇内有50多条内河涌,但三乡大部分的排水仍依赖茅湾涌向外排水。然而,一旦遇上涨潮,外江水位往往比内河还要高,这就大大限制了茅湾涌的排水。

  为切实解决中山市三乡镇、坦洲镇等南部镇街常年内涝问题,中山市委、市政府高位谋划推进建设茅湾涌防洪排涝整治工程,分四期实施扩建中珠排洪渠、新建乌石蓄洪湖、茅湾涌拓宽整治、新建大涌口泵站、新建谷都截洪沟等5个骨干工程,总投资约40.62亿元。

  通过“截、蓄、滞、排”等工程措施,可提高三乡、坦洲等城镇的排涝标准至20年一遇暴雨以上。


  一块巨大的“城市海绵”来了

  “昨天,在‘苏拉’来之前,我们预排了中心蓄洪湖的水。到9月2日上午8点,受外江潮水顶托,内河涌的水难以外排。” 三乡镇水务事务中心主任蓝华伟介绍,考虑到茅湾涌及其支流河道水位维持高峰,首次开闸试用中心蓄洪湖及泵闸配套工程。

  很快,雨水在短时间内被蓄起来,蓄洪作用明显。暴雨后,中心蓄洪湖的水将被逐步排出,减缓三乡、坦洲的排洪防涝压力。

  “中心蓄洪湖就像一块巨大的城市海绵体,在关键时刻,有效削峰调峰。”林祯兆表示,此次发挥作用的中心蓄洪湖,还没有完全建好。蓄洪量达40万立方米,只发挥了小部分的蓄洪能力。

  三乡镇排涝工程—中心蓄洪湖及泵闸配套工程,是“中蓄”骨干工程之一,主要包括开挖蓄洪湖、新建进水闸、排水泵站及调水泵站等。

  中心蓄洪湖完全建成后,总库容将达到151.39万立方米,将更大程度为三乡、坦洲蓄滞北部的山洪。

  图片


  “上截、中蓄、下排”三步走

  南方+记者了解到,为了解决三乡内涝的实际困难,中山市水务局计划采取“上截、中蓄、下排”的“三步走”总体治涝思路——以茅湾涌防洪排涝整治工程为主要抓手,提高三乡的防洪排涝能力。

  其中,“上截”主要是通过建设截洪沟和排洪渠,从高处拦截山洪,实现高水高排,减轻山洪直接进入三乡镇建成区所造成的洪涝灾害。骨干工程主要包括扩建中珠排洪渠、新建谷都截洪沟和妈坑水库截洪沟。

  而建设中心蓄洪湖,属于“中蓄”。主要是通过建设蓄洪湖,蓄滞洪水,降低河涌水位,让洪水通过错峰调节后排出。这将在降雨高峰期,减轻三乡镇洪涝灾害。骨干工程主要包括新建乌石蓄洪湖和续建中心蓄洪湖及泵闸配套工程。

  “下排”则主要是通过整治茅湾涌、建设排涝泵站,提高茅湾涌排涝能力。骨干工程主要包括茅湾涌拓宽整治(包括鸦岗运河整治)和新建大涌口泵站。

  当前,茅湾涌防洪排涝整治工程一期项目—扩建中珠排洪渠、乌石蓄洪湖已经在紧锣密鼓地施工。

  近期,茅湾涌防洪排涝整治工程二期项目“茅湾涌拓宽整治”也正式动工。

  “现在三乡大部分的排水仍依赖茅湾涌向下游排出。而作为关键的通道,茅湾涌目前的河道宽度只有50米左右。此次二期项目,就是希望将茅湾涌拓宽至80-100米,让高峰期排涝更为顺畅。” 林祯兆介绍。



  素材来源:南方+